噬鹽菌和高鹽廢水處理的研究?
摘要論述了嗜鹽菌的形態特征、營養構成、生理特性和嗜鹽機理,以及利用其特性在含鹽有機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綜述了國內外生化處理高含鹽量有機工業廢水的實驗研究成果、在實際廢水工程中的應用及其發展方向。對嗜鹽菌的培養與馴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含鹽廢水處理工程的設計與運行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嗜鹽菌特性高含鹽量廢水生物處理
高含鹽量廢水是指含有有機物和至少3. 5%的總溶解固體物TDS( To tal Di sso lv ed Solid)的廢水 ,在這些廢水中除了含有有機污染物外,還含有大量的無機鹽,如Cl- 、SO2-4 、Na+ 、Ca2+ 等離子,這些鹽的存在對常規生物處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因此有必要探討在高鹽環境中仍能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特殊微生物,即耐鹽微生物和嗜鹽微生物。本文研究的重點是嗜鹽菌。嗜鹽菌一般生長在鹽湖、鹽堿湖、死海、鹽場和海洋中,我國嗜鹽微生物資源十分豐富。由于嗜鹽菌具有獨特的結構組成、生理功能和代謝產物,許多學者對其在生物電子、能源開發、發酵生產、環境保護等領域開展了應用研究。本文對嗜鹽細菌的形態、生理特性、遺傳等特性作了詳細描述,并綜述了利用其特性對高含鹽量有機工業廢水進行生物處理的應用研究。
1 嗜鹽菌的特性
1. 1 嗜鹽菌的分類
根據細菌最佳生長所需的鹽濃度(一般以NaCl計)的不同,細菌可分為非嗜鹽菌、海洋細菌和嗜鹽細菌。
非嗜鹽菌是指在含鹽濃度不高于1%的介質中能良好生長 ,在普通生物法的活性污泥以及在淡水和陸地生態系統中主要含有這種細菌。
海洋細菌,也稱弱嗜鹽菌,是指適于生長在含鹽濃度為1%~ 3%的介質中。這種微生物既具有耐鹽菌的特性,同時在高鹽環境中又能和嗜鹽菌共存。
嗜鹽細菌是指只有在含鹽的環境才能生長的微生物,在種屬上可分為嗜鹽桿菌屬、嗜鹽球菌屬、嗜鹽堿桿菌屬、小盒球菌屬等。按最適宜生長所需的鹽量,分為中度嗜鹽菌和極端嗜鹽菌。中度嗜鹽菌指在含鹽濃度為3%~ 15% 的環境中能良好生長的微生物,主要是真細菌群落。極端嗜鹽菌是指在含鹽濃度為15%~ 30% 的介質中也能良好生長的微生物,最適宜生長濃度為20%~ 25% , 甚至在飽和濃度中也能生長。